塔吊的平面布置視建筑物的情況因地而宜、不盡相同。但高層建筑其基坑較深以及場地的復雜性,決定了塔吊布置的多樣性。在考慮了施工工藝,建筑物平面幾何尺寸,周邊環境和基坑支護安全的前提下,介紹幾種合理的深基坑塔吊布置方式及其設計思路。
1.2.1 塔吊在基坑壁附近布置
如果基坑平面尺寸較小,在基坑一側布置固定式塔吊即可使垂直運輸覆蓋整個基坑工作面,其基礎可放在圍護壁外的土體中,也可放在圍護壁上,視施工場地而定。
1) 如唐山塔吊放在圍護壁外的土體中,宜在塔吊基礎下施打若干支承樁,將塔吊基礎的荷載傳到基坑底下的土體中,以減少塔吊基礎對基坑周圍土體的影響,保證基坑圍護的安全。
2) 如唐山塔吊基礎放在基坑圍護壁上,一般還需在圍護壁外加設2 根支承樁,由圍護壁與支承樁共同承受塔吊基礎荷載。這時承受豎向塔吊荷載的圍護壁區段在設計中要適當加長入土深度,注意受荷載過程中與相鄰圍護壁的沉降差異控制,并解決與壁外承載樁的共同工作問題??刹捎猛ǔ兜某两盗坑嬎惴椒▉眚炈闼趸A下樁的協調工作問題,沉降計算可采用《上海市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0811-89 第6.3.1 條關于樁基沉降量的計算方法,也可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 第5.3 節樁基的沉降計算進行驗算。如果基坑平面尺寸較大,盡可能把塔吊放在基坑一側,這時可放多臺固定式塔吊在基坑對邊,其基礎放置和設計的原理如上所述。如受場地限制,而基坑尺寸較大,這時可將塔吊放置在基坑內。
1.2.2 塔吊在基坑內布置
城市高層建筑深基坑受周邊環境的影響,一般場地狹窄,如塔吊放置在基坑周邊,勢必影響工程施工,這種情況下要求塔吊放在基坑內,并滿足各種工況下的使用;當基坑尺寸比較大時將固定塔吊放在基坑一側總有工作區域浪費而又有一部分沒有塔吊工作面的問題,如果能將塔吊放置在基坑內,則可大大提高塔吊的工作區域利用率,同時將塔吊基礎的荷載傳到基坑的土體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就會大大減弱,空間工作區域也會縮至基坑范圍內,這時采用樁基礎是較好的解決辦法。這種方法可與基坑圍護施工階段同步,在土方開挖前塔吊安裝結束,可以大大縮短工期。
坑內樁基一般采用800~1 000mm 樁徑的鉆孔灌注樁內插鋼格構柱,灌注樁中心距與塔吊軸心間距一致, 格構柱一般出室外地面即可(見圖1) 。鋼格構柱一般不會破壞結構的整體性, 盡量不要穿越地下室的框架梁。這種塔吊基礎的布置有以下優點: ①格構柱不穿越地下室框梁, 結構整體性好, 僅在板上預留孔洞, 塔吊拆除后格構柱在地下室地板面以上割斷拔出; ②經濟性好,減少了標準節的切割浪費。
1.2.3 唐山塔吊在基坑內布置時基礎埋置在大底板下
由于其它原因塔吊樁基礎未進行施工,而土方開挖已經開始,場地限制又不能在深基坑外做樁基,此時可以在土方開挖時進行塔吊基礎施工,采用承臺方式作為塔吊基礎,承臺埋置在基礎底板下,通過格構柱或標準節傳遞上部荷載。此時承臺類似淺基礎設計,根據基坑內的地質條件調整承臺平面尺寸,在基礎底板未澆筑前完全按照淺基礎的設計方法,底板澆筑后要考慮底板與承臺的協調變形。此種布置方法可以滿足各種工況下的施工,保證施工工期。